您現在的位置是:首頁 > 新聞資訊 > 快訊網站首頁快訊
阿特斯掉隊:遲來的搶跑?
阿特斯還能穩居第一梯隊嗎?
10月31日,阿特斯公布三季度報,391.19億元的營收和28.4億元的凈利潤,對于阿特斯來說實屬不易。
可就在這樣的高業績下,阿特斯的股價卻一路下跌,甚至有破發的跡象。
作為常年全球組件出貨量的前五名,阿特斯前有組件四巨頭的壓制,后有通威、正泰等的趕超。按照目前情況看,可以預見的是,阿特斯被甩出全球組件出貨量第五名的位置,可能只是時間問題。
背離的成長
公告顯示,前三季度阿特斯實現營業收入391.19億元,同比增長17.05%;歸母凈利潤28.4億元,同比增長126.02%;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0.14億元,歸母凈利潤9.17億元。
阿特斯三季度營收與凈利潤
作為光伏龍頭,阿特斯今年6月回A,登陸A股不到半年,就一路猛追。
在不久前的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,阿特斯提到,截至6月30日,其在手訂單已達到21億美元,并且在第三季度還在持續增加。
不過與業績背離的,卻是阿特斯一路下跌的股價。
回A以來,阿特斯的股價一度沖到20.79元,但很快就進入了下跌通道。6月30日至9月30日,其股價下降22.55%。
阿特斯股價變化
要知道,6月9日上市之時,阿特斯的收盤股價是13.05元。截至11月6日,其股價13.59元,和高位相比大約撤回四成。
與此同時,阿特斯的總市值也從6月16日最高的709.87億元,跌至現在的500.86億元。
其實不只是阿特斯,四大組件龍頭的股價也都大幅下跌。跌幅最大的為天合光能,跌幅超50%,隆基和晶澳跌幅超40%,晶科能源跌幅超30%。
如今,雖然股價集體下滑是大勢所趨,但對于常年居于第一梯隊末的阿特斯來說,這并沒有讓其嗅得一思趕超機會。
在三季度報中,阿特斯披露,截至9月30日,阿特斯股東戶數為6.46萬戶,較上期(6月30日)減少9453戶,減幅為12.76%。
會掉隊嗎
自成立以來,阿特斯一直深耕光伏組件研發,從近幾年的業務來看,光伏組件也是其營收占比最高的板塊。
前三季度阿特斯亮眼的營收和凈利潤,也主要是光伏組件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所致。
2011年以來,阿特斯就常年保持全球組件出貨第五的成績。雖位居第一梯隊,但阿特斯的差距顯然有些大。
從去年組件出貨量來看,組件四大龍頭隆基、天合、晶科和晶澳已經邁入40GW俱樂部,而阿特斯僅有21GW左右的出貨量。
加之通威大刀闊斧地進軍組件環節,用時四個月便成為了組件廠家TOP10。前后夾擊的局面,都對阿特斯的處境十分不利。
InfoLink公布的數據顯示,上半年全球組件出貨排名中,阿特斯排第五,通威和正泰新能并列第六。
而根據索比光伏網/索比咨詢統計的信息,我國前三季度光伏組件出貨量榜單中,通威以21-22GW的出貨量排名第六。
阿特斯的最新數據顯示,今年前三季度,其組件出貨約22.6GW??梢钥闯?,通威與阿特斯出貨量的差距正不斷縮小。
從全年光伏組件出貨目標來看,通威35GW、正泰新能30GW、東方日升30GW,而阿特斯的全年預期則為30-35GW。
而且前有通威這個后來者的強勢進攻,后有正泰新能、東方日升等第二梯隊企業的迎頭趕上,阿特斯組件出貨第五的位置岌岌可危。
拼命趕超
如今,垂直一體化已經成為光伏組件巨頭們的一致選擇。
前三季度,阿特斯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26.02%,其稱是受益于光伏組件銷量增長,以及垂直一體化的產能布局以及整體原材料價格水平的下降,使綜合制造成本大幅降低,毛利率水平有較大提升。
2022年時,阿特斯的組件毛利率還是11.17%,遠低于隆基、天合、晶澳的毛利率。在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,阿特斯董事、財務總監高林紅表示,該公司三季度組件毛利率約為15%-20%。
阿特斯與可比公司組件毛利率對比
即便如此,相比于晶澳、晶科等組件巨頭,阿特斯的垂直一體化程度仍然較弱。
不過回A之后,阿特斯一改往日的穩健,奮起追趕加碼布局垂直一體化。
先是上市之時募資總額超69億元,其中26.5億元用于產能配套及擴充項目,涉及拉棒、硅片、電池和組件產線等。一個月后,阿特斯又公布將在呼和浩特投建光伏新能源全產業鏈項目。
不知阿特斯是不是想以此來穩固自己的地位。
一度被稱為慢半拍的技術跟隨者,阿特斯在10月30日拋出了大額對外投資計劃。公告顯示,該公司計劃在美國組件產能投資的基礎上,持續布局海外N型電池片產能,啟動美國阿特斯年產5GW高效N型電池片項目計劃,預期將于2025年底投入生產。
而在技術儲備方面,阿特斯稱今年新上的電池產能均采用N型TOPCon技術路線,目前垂直一體化水平在提升過程中,同時也在布局HJT技術。
不過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,拼命追趕產能的阿特斯還守得住嗎?